编者按:
随着“一带一路”的提出和落实,中国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。而想要通过“一带一路”更好地走出去,核心要解决的问题便是“路”,这个“路”不仅是贸易物流之路,也包括信息、技术等交流之路,这就要求中国企业“走出去”的不仅是产品、资金,还需要有统一的标准。
4月23日,海尔联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(简称“国标委”)以及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(简称“家电院”)共同参与的“一带一路”之泰国、巴基斯坦考察团活动圆满结束。
本次活动共为期6天,考察团先后到访巴基斯坦、泰国两地海尔工业园,并与当地政府在家电标准领域达成具体合作议题。
作为中国最早“走出去”的企业之一,海尔借力“一带一路”战略,积极推动海外工厂参与当地标准制定,并主动提出推动中国标准联通“一带一路”战略落地,不仅成功促成了此次考察活动,也为中国企业标准“走出去”做出了很好的示范!
以标准“软联通”打造合作“硬机制”:“一带一路”需要标准“走出去”
作为国际合作、互联互通的通用语言,标准正深刻地影响着全球治理体系和经贸合作发展,这也意味着标准建设将成为“一带一路”推进的基础和支撑。
全面深化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标准方面的合作,制定出规范化、统一化的标准,不仅将有效提升我国的标准国际化水平,也可以更好地支撑服务国内产业、产品和技术“走出去”,实现国内企业的成果标准化复制以及与沿线国家的利益共享。
为此,国家标准委于17年12月正式发布《标准联通共建“一带一路”行动计划(2018-2020)》,全力推进标准“走出去”。据悉,行动计划旨在进一步提高我国与沿线国家间的标准体系兼容性,促进技术交流及产能合作,为“一带一路”的建设提供更加强有力支撑。
互联互通,标准先行。可以说,标准制定的话语权就是产业竞争的主导权,谁能让“中国标准”成为“世界标准”,谁就掌握了“一带一路”市场竞争和价值分配的话语权。而想要成为标准输出的先行者,企业自身的科技实力以及国际标准组织话语权等缺一不可。
最强科技实力支撑,海尔打造“一带一路”标准输出样板
作为传统出口优势产业,家电业正在借“一带一路”加速国际化进程。数据统计显示,2017年全年我国家电出口稳中有升,“一带一路”区域家电出口情况明显好于其他区域,这也促使国标委选择家电作为标准“走出去”重点合作领域。
而作为中国乃至全球家电行业的标准引领者,海尔自然成为了打造标准输出样板的第一选择。
截止2017年12月,海尔在国际标准组织IEC、ISO中共拥有66个专家席位,在UL标准开发组织中拥有28个专家席位,是中国提出国际标准制修订提案最多的家电企业,同时也是国内主导国家行业标准最多的家电企业。
海尔标准引领源头可以追溯到“10+N”的全球开放创新体系,依托全球10大研发中心以及连接全球用户的N个触角,海尔可以将全球一流资源纳入其中,实现技术和产品的快速迭代。
而除了海尔自身强大的标准和科技创新实力,巴基斯坦以及泰国在家电标准建设方面的缺失也呼唤有实力、且了解当地用户需求的企业来协助共建。在这方面,海尔同样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。
据悉,凭借研发、制造、销售“三位一体”的本土化海外布局,海尔能够快速准确洞察并在第一时间满足当地消费需求,这为其参与当地标准建设累计了深厚的用户和市场基础。其中在“一带一路”的桥头堡巴基斯坦,海尔自2001年进入以来,目前品牌知名度已经达到99%,整体市场份额第一。
可以看出,海尔一直在积极推动参与当地标准工作,这些都成为海尔打造“一带一路”标准输出样板的重要支撑。
与巴、泰达成多项标准合作,海尔用实力增强中国品牌标准效应
据了解,此次考察团首站到访巴基斯坦标准质量局(PQSCA),双方经过友好洽谈,确定了中巴双方在家电领域标准合作的一系列规划,包括巴方人员培训、中巴双方行业专家交流以及巴方家电领域标准制订等。
而在接下来合作中,海尔将作为中方企业代表,充分发挥其巴基斯坦工厂的窗口作用,参与当地家电标准的制定工作,而海尔与泰国工业标准院(TISI)的洽谈同样达成了多项共识。
通过标准合作推动“一带一路”战略落地步伐,此次考察活动实际上也开启了一个多方共赢的新局面。
其中,作为中国品牌的代表,海尔标准的全球效应将进一步增强,同时随着巴、泰当地的家电标准规范化的推进,沿线各国的技术交流和产能合作将有望达到新的广度和深度,“一带一路”的战略成果也将实现更广意义上的共享。
从出口产品到出口标准,从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到主导他国标准体系,海尔迈出了从“走出去”到“走上去”的一大步,而借“一带一路”持续对外输出标准也将成为海尔作为“中国品牌”影响世界的又一核心实力。
可以预见的是,未来以海尔为代表的“中国品牌”将凭借自身标准实力与国家共同推进标准联通“一带一路”战略,将中国创新产品及服务更好地推向世界,为“一带一路”建设贡献更多中国智慧。